|
从亏损173亿到净利润1亿,中国铝业靠什么完成“亏损王”的华丽蜕变?中铝作为中央企业下属的铝业巨头,不仅是中国最大的氧化铝和原铝生产商,也是世界第二大氧化铝生产商。由于2014年的100亿亏损,中铝也是中央企业真正的“亏损王”。 但今年,中铝不仅在第三季度实现了1.08亿元的净利润,还从力拓手中收购了其在合资企业Simfer Jersey的全部股权。这意味着,未来,中铝将全面管理和运营一个“大肥肉”的思曼多铁矿项目! 毕竟,中铝如何将亏损转化为利润,并摆脱“亏损之王”的称号? 1。中铝摆脱了“损失之王”的称号 中铝自2007年获得A股以来,经历了一段艰难的时期。如果从经常性损益中扣除,2008年至2015年的所有年份都将是亏损,除了2010年几乎没有盈利超过10亿元的利润。 根据财务报告,中国铝业过去八年的亏损总额超过450亿元。即使考虑到出售资产产生的非经常性损益,本期亏损总额也超过250亿元。 2008年,中国铝业扣除非营利性亏损约1.26亿元,营业收入约767亿元。2013年营业收入超过1730亿元,比2008年翻了一番多,当年扣除亏损约78亿元。在过去的两年里,中铝的收入开始急剧下降,亏损也变得更加严重。 2014年,非亏损扣除额一次突破173亿元,成为真正的“亏损王”。 但在葛洪林担任中铝董事长后,中铝的亏损情况有所缓解。2015年的亏损将从2014年的-173.3亿美元降至-643.3亿美元。 2016年以来,中铝财务状况持续改善。截至今年10月,中铝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913.72亿元,同比下降4.32%。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08亿元,由去年同期的亏损转为利润,基本每股收益为0.002元。 从今年三个季度的财务报表来看,现金流量和每股净利润都在增加,这表明中铝在遭受巨额亏损后采取的补救措施不仅及时,而且更加有效。 2。中国铝业经验 2015年,在中铝新任董事长葛洪林的铁腕下,中铝启动了“加、减、乘、除”措施,扭亏为盈! 2015年1月5日晚,中铝宣布将转让其20745万股焦作万方股份,占焦作万方股份总数的17.25%。 2015年11月,中国铝业连续四次发布五次资产处置公告,分别涉及3.72亿元、19.5亿元、2.1亿元、8.23亿元和23.5亿元。根据这一计算,在半个月内,中铝转让的五项资产预计将带来约57.05亿元的现金流。 随着2015年第四季度资产销售和政府补贴的频繁进行,中国铝业终于在年底实现了艰难的转型,摆脱了中央企业的“亏损之王”。 三。关键来了! 小编说了那么多“国语”之后,不知道,你看到了什么“门道”? 三个词可以用来形容——“大减价”!而且,它的销路很奇怪!远一点,我们不要谈论它。让我们今年分析一下。 截至2016年11月,中国铝业已两次出售环保资产,资产规模约29.23亿元。中国铝业表示,此次交易有利于振兴公司股票资产,降低资产运营成本,增加资产流动性,提高资产使用效率,提高资产盈利能力。 但是… 这个环保资产的购买者实际上是中铝的股份公司! 据了解,2016年6月29日,除六盘山电厂外,铝能源新能源将收回此前由中国铝业转让的脱硫、脱硝、除尘等环保资产(成交价17.54亿元)。 我们应该知道,这家新公司北京铝能新环境科技有限公司是由中国铝业与新环境共同投资的,上个月前,即5月31日投资2.2亿元(占总投资的40%)。 |